• 标题
  • 全文

首页 > 32位MCU浪潮能否带动中国企业崛起?

32位MCU浪潮能否带动中国企业崛起?
2016-05-16 标签: 微控制器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据IC Insight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MCU市场规模达到16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6%,出货量255亿颗比去年提升12.4%,预计2016年全球MCU市场出货量将突破300亿颗大关。对于32位MCU市场而言,2015年是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全球32位MCU出货量超过4/8位MCU与16位MCU出货量的总和,而且未来几年应该会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物联网等新兴市场创造了庞大的MCU需求,例如:无人机、智能家电、穿戴式设备、高级电机驱动等硬件产品,都需要大量的MCU芯片来支撑。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硬件对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而32位MCU的价格也逐渐逼近4/8位MCU,这将进一步拔高32位MCU的市场份额。

总而言之,32位MCU市场的大时代已经来临。那么,中国芯片厂家是否已经准备充分?

仅占少量的市场份额,中国32位MCU品牌严重缺失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消耗掉的MCU数量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70%左右,而由中国芯片厂家直接提供的MCU芯片,仅占据70%总量中的很小一部分,并且大部分还是低端的4/8位MCU芯片。

因此,很多本土芯片设计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切入32位MCU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国内提供MCU芯片的主流厂商大约有30家,并且绝大多数是低端4位和8位MCU产品,只有极少数厂商量产了32位MCU产品,而这些厂商中能提供基于本土嵌入式Flash工艺设计的中高级32位MCU厂商更是凤毛麟角了。

目前,仍有部分客户对使用本土32位MCU心存疑虑,不过本土芯片厂商对此表示乐观和信心。灵动微电子MCU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娄方超对记者表示:“如果本土芯片厂商能够树立良好的技术与服务品牌,就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因为本土MCU供应商不仅在品质上不逊于国际品牌,而且在售前售后服务上也更加全面和及时,因此许多终端客户更愿意尝试并倾向于本土MCU芯片厂商。”

芯片设计能力不再是短板,本土MCU厂商的五大“利器”

那么,相较于国际品牌而言,本土MCU厂商具备哪些竞争优势呢?在这些MCU厂商中,有这么一家企业——灵动微电子在MCU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早已成功量产了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32位MCU芯片产品。因此,记者通过深入拜访灵动微电子,了解中国MCU市场的真实情况。

实际上,每个芯片厂商都有自身的基因,比如设计能力强、服务全面、产品多样等。娄方超表示,管中窥豹,通过灵动微电子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反映出国内当前的情况。

◆ 本土与国际芯片品牌的差距正在缩短,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是CPU内核授权带来的生态环境优势,国内MCU企业通过购买与整合国际优秀的CPU及IP资源,与物联网应用充分结合进行灵活和务实的产品定义。因此,芯片厂商拼的更多的是对市场的理解和服务能力。灵动微电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ARM Cortex-M3和Cortex-M0内核多次授权的MCU企业,目前相关产品正在批量供货。

◆ 聚焦国内物联网实际需求,打造围绕MCU芯片产品的平台能力,一方面提供全面的硬件方案及参考设计,涵盖十余种物联网应用;另一方面不仅仅提供通用MCU产品,而且提供全定制的模拟/数字模块、函数、固件、文档、例程、开发环境等设计支撑,以及调试器、烧录器、应用开发板等周边支持,让客户的开发更加简单。

◆ 立足于本土的嵌入式Flash芯片制造工艺,与各大晶圆代工厂家保持深度的合作关系,不仅全面深入熟悉其加工工艺,并且在芯片可靠性、功耗等性能指标方面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据悉,本土领先的嵌入式Flash晶圆代工厂正在与灵动微电子合作,推广基于物联网智能硬件的IP平台。

◆ 提供更加贴心的全面服务,传统的芯片供应链体系过于繁杂,如果终端客户需要将意见反馈到芯片原厂,过程费时费力,往往导致错失市场先机。对于像灵动这样的本土芯片厂商而言,形成“互联网+传统”的立体服务模式,终端客户可以得到芯片原厂提供的“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务,如不同芯片之间的平台移植,灵动微电子就能帮助客户快速顺利迁移,让客户不用担心兼容性、可靠性及上市时间问题。

◆ 本土企业具备非常灵活的商业模式,未来甚至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芯片定制化设计服务,度身定制专用MCU产品。

总之,这些正是本土MCU厂商立足于国内市场的优势所在。娄方超说道:“其实,本土MCU厂商的设计能力并不逊于国际品牌,而灵动微电子的32位MCU产品(MM32 MCU系列)就是针对成熟的本土MCU芯片市场,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完全可以与国际品牌的主流芯片产品媲美。”


IC交易网订阅号

ETIME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