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闪胜投资(Uphill Investment)为代表的中国资本联合体对芯成半导体(ISSI)的收购案在历经9个月的纷扰之后,终于尘埃落定。北京闪胜投资是武岳峰资本、亦庄国投(屹唐半导体)、华创投资、华清基业专门为此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实体公司。根据闪胜投资发言人代表同时也是武岳峰资本副总裁许伟的介绍,该收购案已经通过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批、台湾地区投审会审批等一系列核准程序,在协议约定的时限内完成了此次并购,ISSI于12月7日美国时间(12月8日中国时间)从纳斯达克退市。这意味着芯成半导体将成为一个中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资本联合体成功完成了对芯成半导体(ISSI)的收购。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资本第一次成功私有化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半导体设计领域的上市公司。在海外并购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跨越式发展新动能的时候,该并购案的成功表明中国集成电路投资的资本公司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可更好地架起海外与中国产业之间的资本桥梁,为中国集成电路的技术创新企业成长带来更多新鲜血液,标志性意义重大。
真正意义的海外并购第一单
近年来,在中国集成电路领域掀起了一轮海外并购热潮,成为本次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其中闪胜投资对芯成半导体的收购正是本轮并购中的重点案例之一。今年3月12日闪胜投资宣布与芯成半导体达成约束性收购协议,收购价格每股19.25美元,总价格约6.395亿美元;5月13日Cypress插入,表示将以每股19.75美元非约束性要约收购芯成半导体;中方与Cypress经过多轮出价后,最终以23美元的报价将其排除在外;12月7日在协议约定的时限内完成了各项程序,芯成半导体成功退市。这标志着该项收购案的顺利完成。
“ISSI退市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资本第一次完成了私有化一家总部在美国的半导体设计领域的上市公司。”发言人对《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此前中国集成电路领域完成的并购案,如紫光集团对展讯、锐迪科的收购,以及澜起科技的退市,并购标的的公司总部和主要业务收入都在中国,本质上属于中国公司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因此在私有化退市过程中,只要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法律法规,主要牵涉国的审批并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芯成半导体却属美国本土公司,隶属于特拉华州,对它的并购整个过程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说,在买方团与标的公司正式达成收购协议后,还要通过公司股东会的批准以及业务所在地区的层层审批,显示了国际并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中国资本私有化ISSI公司,是经过了在资本市场与国外竞争对手对标中获胜,以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批,台湾投审会审批等各种考验,在协议约定的时限内完成了此次并购退市。这是中国资本在遵守国际并购游戏规则下的一个有意义的阶段性成果,也为今后的项目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发言人表示。
当前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表现出两点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进入一个大并购、大整合的时代;二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亚洲转移。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发生。根据工信部电子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并购案涉及交易资金超过1000亿美元,是过去3年总和的两倍。中国资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集成电路也将越来越多融入国际市场,大量的技术创新来源于国际,越来越多海外的优质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海外收购将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些都需要既懂资本又懂专业的国际化队团操作。对芯成半导体成功收购,表明中国集成电路投资的资本公司走向成熟。相信这对中国力量以后更从容、更自信、更专业、更有经验地参与国际并购是笔巨大的财富。
添补存储产业和汽车电子半导体空白意义重大
中国资本对芯成半导体的收购还有更多的产业意义。资料显示,芯成半导体的主要业务是DRAM/SRAM芯片,其中汽车用芯片的营收占比最高,其次是工业、安防、消费类等领域。对于中国弥补空白的存储芯片、挺进高速成长的汽车半导体,以及维护智能卡国有化安全,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存储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芯成半导体拥有相对完整自主产权的DRAM/SRAM产品,目前国产DRAM/SRAM产业都是空白,尤其是在专利方面很薄弱。”发言人表示。尽管芯成半导体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特种存储器开发上,但其所处细分领域依然十分重要,对它的并购补齐了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拼图。
汽车电子化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汽车电子应用半导体的门槛很高,鲜有中国半导体企业能够进入。“芯成半导体有望成为中国汽车电子半导体的重要品牌,为中国整车产业链的自主化作出贡献。”
发言人进一步指出:“芯成半导体还是嵌入式Flash全球排名前两位的供应商(另外一个是Microchip旗下的SST),在中国市场占有率60%以上。其落户中国对于国产智能卡/智能身份证厂商获得长期供应安全十分重要。此外,芯成半导体超过70%的业务由海外贡献,拥有优质的全球品牌客户,尤其是工业控制,医疗电子的全球品牌客户,未来成长前景十分乐观。”